你的位置:飞艇如何看走势图片技巧 > 新闻动态 > 长津湖战役后,美国不解,苏联感动,国内振奋,功绩影响永载史册_胜利_中国军队_一战
长津湖战役后,美国不解,苏联感动,国内振奋,功绩影响永载史册_胜利_中国军队_一战
发布日期:2025-06-25 23:03 点击次数:171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期间,东线战场进行的一次关键性作战。毫无疑问,这场战役不仅是一次胜利,更是具有象征性意义的重大胜利。
由宋时轮指挥的志愿军第九兵团在这一战中担当了绝对主力,一举击溃了美国的王牌部队——第10军,重创了美军陆战一师,并全歼了被称为“北极熊”的美军一个团,使得美军第10军的残余部队不得不匆忙通过海上撤退逃离。这一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朝鲜东北部“联合国军”的彻底撤退,东西战线取得了双重胜利,也为后来的停战谈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虽然中国军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这一战役的代价也十分沉重。志愿军有超过19000人牺牲,且由于极寒天气造成的伤亡更是达到了32000人以上,使得这场战役充满了争议。
展开剩余74%那么,各方在这场战役后作何反应呢?首先来看美国的态度。对美国政府和军方来说,这场战役无疑是一场恶梦。对于总统杜鲁门来说,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场的转折点,迫使他彻底改变了对中国军队战斗力的认知。杜鲁门再也不敢小觑中国军队的意志和决心,也让美国重新评估了自己在朝鲜战场的优势。
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则面对这场惨败,经历了自己军旅生涯中的滑铁卢。为了挽回败局,麦克阿瑟甚至提出在中朝边境投下20到30枚原子弹的疯狂计划,结果遭到了杜鲁门毫不留情的解职,撤销了他作为远东军总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在麦克阿瑟的离职报告中,他深刻总结道:“我们在战略上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低估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和决心。这个错误让我们在战场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对于美国士兵而言,长津湖战役永远是个无法忘却的噩梦。战斗中有超过4400名士兵战死,7000多人因极寒天气死伤,而那场狼狈的撤退,至今仍铭刻在他们心中。许多参与过这场战役的老兵回忆称,中国士兵的坚韧无比,他们毫不畏惧死亡,不是在打仗,而是在和中国军队的顽强意志较量。也正因如此,长津湖战役被纳入美国军校的教材中,成为研究意志力的经典案例。每一位学员都会从中学到:永远不要低估对手,更不能忽视人的意志力量。
接下来是苏联的反应。事实上,苏联对于中国志愿军的支援始终心存愧疚。在战争爆发前,苏联曾承诺提供大量援助,包括派遣空军参战等,但这些承诺并未兑现。苏联认为中国的装备劣势显著,与联合国军的16国联军对抗几乎不可能取胜,他们并不愿意卷入这场战争,也不希望与美国发生更大的冲突。所以,苏联在战争初期一直在旁观。
然而,长津湖战役的胜利让苏联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相关部门递交给斯大林的一份5000字的报告中详细描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表现,斯大林看完后深受触动,甚至流下了眼泪。他被中国军人的顽强精神和不怕牺牲的战斗力所震撼,没想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竟然能够一举改变朝鲜战争的局势,带来了胜利的曙光。斯大林随即决定全力支持中国,苏联空军开始入朝参战,并迅速提供了36个师的装备,同时捐赠了3000辆卡车,这些支援大大增强了志愿军的战斗力。
再看看国内的反应。长津湖战役胜利后,毛主席亲自签发了一份嘉奖令,送到了宋时轮的手中。党中央和毛主席高度评价了这一战役:“第九兵团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在东线成功完成了战略任务。”当然,这场胜利也让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对美军的作战能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他们意识到美军火力强大,整建制消灭一个师、一个团的难度极大,这为接下来的战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毛主席特别嘱托彭德怀,今后的作战应避免过大的野心,一次只歼灭一个整营,最多两个整营,力求速战速决。
尽管长津湖战役取得了胜利,但由于伤亡惨重,特别是在极寒条件下,超过3万多人因冻伤冻死,而牺牲的19000人使得九兵团的兵力几乎损失三分之一,导致了后续的战斗力大幅削弱,错过了朝鲜战场上的第三次战役。但无论如何,这场战役无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威名远扬、展示军威的一战,成为了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发布于:天津市Powered by 飞艇如何看走势图片技巧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